俄罗斯在科拉半岛新建的“北极三叶草”基地已部署S-500防空系统,而中俄2024年7月的联合战略巡航更首次逼近阿拉斯加领空。北约的“战略模糊”本质是为集中资源应对中俄挑战,但这种“弃卒保车”策略正在动摇同盟根基——当美国可以随意侵蚀盟友领土时,波罗的海国家难免产生“今日格陵兰,明日爱沙尼亚”的恐慌。
三、丹麦的困局:主权盾牌下的致命软肋
梅特·弗雷泽里克森首相的努克之行虽高调宣示“格陵兰属于格陵兰人”,但细究丹麦-格陵兰自治协议,三大漏洞使其防御犹如纸盾:
1. 军事命门:没有枪杆子的自治
根据2009年《充分自治协议》,格陵兰国防仍由丹麦负责,但丹麦皇家海军在北极仅部署2艘破冰巡逻舰,其防空体系完全依赖美国部署的AN/TPS-77雷达。这种“借剑御敌”的模式,在美国决意抽剑反噬时毫无招架之力。
2. 经济枷锁:6亿美元补贴的脆弱平衡
丹麦每年向格陵兰提供6亿美元财政补贴,但这笔钱仅占该岛GDP的23%。特朗普政府拟议的“超丹麦补贴方案”(传将达10亿美元/年),足以撬动格陵兰议会中亲美势力的杠杆——毕竟该岛失业率高达9.7%,青年群体对矿产开发的支持率突破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