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红海硝烟未散,中东棋局再掀波澜。看官且听笔者抽丝剥茧,细说这场“拖鞋踩航母”的现代战争奇观。
一、大漂亮的“停战糖衣”被一脚踢碎:胡塞为何敢硬刚到底?
近日,一则消息震动国际舆论场:美国政府通过秘密渠道向胡塞武装递出橄榄枝,提出“停炸换停火”的协议,却遭对方一口回绝。堂堂超级大国放下身段求和,竟被一支穿拖鞋、扛AK的“地方武装”打了脸,这背后究竟有何玄机?[page]
1. 十年血战炼真金,胡塞早非吴下阿蒙
看官们或许还记得,十年前沙特联军带着美式装备闪击也门时,西方媒体曾嘲讽胡塞武装“活不过三个月”。然而十年过去,狗大户(沙特)砸下千亿军费,却落得个“导弹拦截费比油钱还贵”的笑话。胡塞不仅没被剿灭,反而越打越强:从土制火箭升级到反舰弹道导弹,从山区游击发展到控制红海咽喉。如今连美军舰艇在曼德海峡都要提心吊胆,生怕“天降正义”。
2. 大漂亮的“战略焦虑”:弹药库见底,霸权露怯
纽约时报匿名高官曾哀叹:“也门战场消耗的弹药,足以打垮三个航母战斗群!” 这话绝非危言耸听。特朗普政府为威慑伊朗,强推“双线作战”,结果亚太军备库存被抽血式填补中东窟窿。更讽刺的是,胡塞用一枚成本几十万美元的导弹,就能逼得美军砸千万美元拦截——这种“经济战”让五角大楼直呼肉疼。[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