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约“战略失语”:集体防御机制的致命漏洞
北约秘书长延斯·吕特“不干涉格陵兰议题”的表态,暴露出这个军事同盟在北极事务上的结构性矛盾。
1. 法律真空:第五条款的地理陷阱
《北大西洋公约》第六条规定集体防御仅适用于欧洲或北美大陆北纬36°30′以北区域。虽然格陵兰岛理论上符合“北大西洋北回归线以北岛屿”的界定,但美国国务院2024年关于夏威夷不受第五条保护的先例,实则暗示北约可能对“非核心领土”采取选择性保护——这种模糊性为强权操作留下了空间。
2. 利益撕裂:跨大西洋同盟的离心力
丹麦作为北约创始成员国,其防务开支常年维持在GDP的1.4%(2024年数据),远低于2%的同盟要求。这种“搭便车”行为削弱了其在国内主权议题上的话语权。更关键的是,美国北方司令部与丹麦国防部的军事合作备忘录中,早已包含“战时格陵兰基地指挥权自动移交”条款
——这等于在法律层面预设了主权让渡的可能性。
3. 中俄变量:北极安全架构的重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