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找到坠机“罪魁祸首”,这次罕见没有赖东大

时间:1764307783
来源:

二、“万国牌”拼凑:自主幻影下的依赖陷阱

“光辉”战机从立项起,便被包装成印度国防自主的象征。然而,其核心部件全赖进口:发动机来自美国,雷达和航电系统拼凑自以色列、法国等多国,本土企业仅负责简单总装。这种“万国牌”模式,暴露了印度军工的结构性缺陷——既无核心技术掌控力,又缺乏系统整合能力。

更致命的是,印度军工复合体长期受政治干预。为维持“国产化”光环,政府强行推动“光辉”服役,即便其性能落后、产能低下(年均仅8架)。军方被迫接收瑕疵产品,而真正的设计缺陷——如飞控系统不稳定、结构强度不足——被刻意忽视。此次航展上,一架“光辉”坠毁,另一架漏油,正是质量控制体系崩溃的直观体现。

三、国际对比:枭龙碾压,光辉失色

看官们不妨对比同期参展的巴基斯坦JF-17“枭龙”战机。后者已实现批量出口,并在实战中验证了导弹效能;反观“光辉”,不仅出口记录为零,航展表现更沦为笑柄。笔者曾多次强调:“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印度战机在性价比、可靠性上全面落后,连本国海军都明确拒绝采购,空军接收也仅因政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