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些举措暴露了西方的致命短板:硬盘回收效率不足工业化需求的千分之一;深海采矿技术尚未成熟,且可能引发国际法纠纷。更讽刺的是,美国军工生产线已陷入停滞——F-35的铽元素库存仅能支撑90天。看官可见,这场资源危机已非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直接动摇美国军事霸权的战略级威胁。
三、技术铁幕:中国“资源+科技”的双重绞杀
中国此番出手,绝非简单的贸易反制。在稀土管制的同时,国内企业正加速推进技术迭代:新一代晶界扩散设备可将镝用量减少52%;稀土永磁材料的高效替代方案已进入量产阶段。这意味着,中国正以“资源控制”为盾,以“技术升级”为矛,构建起难以逾越的产业壁垒。
反观西方,日本车企被迫启动“稀土储备轮换计划”,欧洲风电巨头因镝价暴涨推迟项目。美国虽然试图拉拢乌克兰签订矿产协议,但其稀土精炼产业链的空白绝非短期可填补。当中国手握资源定价权与技术标准时,西方的任何“脱钩”企图都显得苍白无力。[page]
四、深海暗战:特朗普的赌局与全球秩序重构
为打破困局,特朗普政府将目光投向公海。4月签署的深海采矿行政令,要求“加速审查海底矿产勘探许可”。这一举动不仅践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可能引发海洋生态灾难。但美国已顾不得国际规则——其军方评估显示,若无法在18个月内建立稀土自主供应链,六代机研发将彻底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