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证落空:协议未写入北约成员资格或美军驻防,仅含糊提及“未来军援可能性”。换言之,乌克兰押上资源,换来的仍是美国空头支票。
执行难题无解:乌东部大量矿产被俄控制,协议如何兑现?斯维里坚科避而不谈,只称“全部资源所有权归乌”——这无异于在沦陷区签卖身契,荒诞至极。
更讽刺的是,美国此前对乌军援已超千亿美元,如今却要乌用资源“还债”。泽连斯基曾怒吼:“十代乌克兰人不能背负此债!”
但最终,他还是签下了这份“卖血合同”。[page]
四、全球震荡:新冷战的资源前哨
美乌协议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资源争夺战的缩影。美国借“重建”之名,将乌克兰变为其矿产供应链的“殖民地”;欧盟则加速推进《关键原材料法案》,力图摆脱对中美依赖。而俄罗斯,早已将乌东资源纳入战时经济体系。
这场博弈中,小国沦为棋子:菲律宾的镍、刚果的钴、智利的锂……资源民族主义与大国干涉交织,世界正滑向“资源冷战”。乌克兰的今天,或许就是其他资源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