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变能源,环保又惠民

时间:1746001809
来源:

该市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每周三次垃圾回收——两次可燃垃圾(如厨余垃圾)、一次不可燃垃圾(如电池)、一次可回收物(如废纸)。市民自觉使用黑色垃圾袋打包,统一投放至指定回收点,确保了焚烧原料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垃圾运到焚烧场后,被倒入地下储藏室,并由机械臂送入焚烧炉中高温燃烧。[page]

二、垃圾发电自给自足,余电还可售出

焚烧过程中,炉内温度高达900摄氏度,产生的高温气体进入冷却罐,迅速将水加热成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整个系统每天最大发电量可达4400千瓦时,足以满足清洁中心自身用电需求。

当发电量富余时,清洁中心还会将多余的电力出售给当地电力公司;而在用电高峰或焚烧效率较低时,也能从电网购电,实现了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与自给自足。

三、余热用于泳池供暖,全年恒温31℃

除了发电,清洁中心还巧妙地利用发电过程中的余热来服务民生。焚烧炉排出的130摄氏度蒸汽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百米外的公共游泳馆,为泳池提供稳定的热源。

该游泳馆是市政府投资的公益设施,设有6条标准泳道,常年保持水温31℃,适合各年龄层人群使用。尤其受到老年人和康复患者欢迎——他们常在此进行水中行走以缓解关节疼痛。场馆也为残疾人配备了专用轮椅及无障碍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