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反,下埃及土地肥沃,人口密集。阡陌纵横,使得这里的人们能够与其他民族保持着持续的交往。众多的道路更为贸易和航海活动提供了便利,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繁荣和自给自足的社会,并保持着持续的兴旺。
因此,下埃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聚居和集体劳作族群。这些族群各有自己的特殊标志,以代表族群的惟一神灵的形象为标志。这个标志也成为统治家族的族徽。
我们所知的第一批城镇居民点出现在下埃及。在那里,大的2 2个城市已经有了自己的“敷过圣油的人”,也就是举行过擦圣油圣事,并以利比亚羽毛装饰的国王。塞伊斯和美特伊斯是最早出现的城市,它们在整个三角洲都有着主导地位。美特伊斯更是一个大中心,努比亚(在其以南1500千米)的黄金和叙利亚(在其以北1000千米)的木材都被运到这里来。
诞生在斯芬克司脚下的雷托波利斯是上下埃及的结合点,继其他城市之后最终被纳入下埃及的商业和战略范畴。与政治上的强大相对应,我们可以看到宗教也越来越兴旺,它与同朝代的所有活动都紧密相关。随着雷托波利斯的发展,矗立在其对面的古老神庙也逐渐成为一处圣城。被后来的希腊人称为“艾里奥波利斯”(太阳城)的这个城邦是宗教和社会统一的枢纽。上下埃及之伺的贸易活动越来越需要统一的标准和度量衡,这也让所有埃及人都深刻感受到统一宗教仪式的必要性。这座非常古老的神庙有可能见证了奥斯里斯统抬时期。神庙内最初供奉着一对由大地母亲孕育的神仙伴侣“苏”和“泰夫努特”。二人都是人身狮首,与斯芬克司像正好相反,在这对第一夫妻周围聚集着来自其他“郡”的所有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