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拥有全球航母独一份,背后隐藏深远考量

时间:1763739705
来源:

传统上,水面舰艇对抗鱼雷主要依赖“软杀伤”手段,包括声诱饵诱骗、气幕弹干扰和尾流破坏等。

这些手段各有局限:声诱饵主要针对声制导鱼雷;气幕弹通过在水下释放大量气泡,产生噪音干扰鱼雷制导;尾流破坏装置则使舰艇艉部的尾流变得复杂,降低尾流自导鱼雷的追踪效率。

然而,随着鱼雷制导技术不断进步,传统的软杀伤措施已越来越不可靠。硬杀伤反鱼雷系统应运而生,成为新一代航母的防御选择。

反鱼雷鱼雷系统的作战流程堪称精密:首先由航母的拖曳式声呐或舰壳声呐探测来袭鱼雷,确定其航向和深度。

随后,反鱼雷系统发射装置发射反鱼雷鱼雷。 反鱼雷鱼雷入水后启动声自导,向来袭鱼雷方向航行。 在水声强度达到特定阈值后,反鱼雷鱼雷在水下引爆,通过水压缩效应直接击毁来袭鱼雷。

与软杀伤系统相比,反鱼雷鱼雷的单发杀伤概率高达70-80%,能够从根本上解除威胁,而非仅仅是干扰或诱骗。

04 全球视野:福建舰防御系统的独特性

福建舰配备反鱼雷鱼雷系统,使其在全球航母中独树一帜。军事观察家指出,这是新世纪以来全球首艘配备鱼雷发射管的航空母舰。

回顾二战后航母发展史,加装鱼雷发射管的案例寥寥无几,主要是对战舰重武装化有执念的意大利和苏联:“基辅”级前两艘均在前部舷内有两具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