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彻底证明:当大国认定核心利益受威胁时,美国的威慑已大打折扣。无论是经济制裁还是舆论谴责,都无法扭转战场态势。这种“无力感”正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中东国家开始多元结盟,东南亚国家拒绝选边站,就连欧洲也在能源问题上对美保持距离。
笔者的观察是: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东大通过经济合作与基建输出扩大影响力;欧盟寻求战略自主;俄罗斯用能源和核武捍卫安全红线。美国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拍桌子定调子”,而必须学会在多元力量并存的棋局中博弈。[page]
四、新常态下的生存法则:实力与智慧才是硬道理
当霸权滤镜破碎,小国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空间。乌克兰危机中,土耳其凭借无人机技术和大国平衡术赢得话语权;印度以折扣价收购俄罗斯原油;越南则在南海问题上与东大既合作又博弈。
这些案例揭示的新法则很清晰:第一,军事硬实力仍是保底手段(如核威慑);第二,经济科技实力决定长期影响力(如东大的新能源产业链);第三,战略智慧比盲目站队更重要(如中东国家的“多向外交”)。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用级技术正在改变冲突形态。乌克兰战场上的民用无人机改写地面战规则,开源情报分析让军事行动近乎透明化。这种“技术民主化”趋势,正在削弱传统军事强国的垄断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