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5幻影:一场军工狂想曲背后的帝国黄昏
——从特朗普的“双引擎魔术”看美国军工体系的深层裂痕
一、F-55横空出世:政治话术还是技术革命?
5月1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卡塔尔的一场笔者会上抛出一枚“重磅炸弹”:美军将把F-35升级为“双引擎超强版”F-55,并顺势推出“超级F-22”计划。此言一出,全球军事观察家集体陷入困惑——F-55究竟是何方神圣?是超越六代机的“外星科技”,还是特朗普式政治表演的又一产物?
从技术角度看,F-35作为单引擎五代机,其设计逻辑本就与双发重型机构型南辕北辙。给F-35“硬塞”第二台发动机,无异于给猎豹装上骆驼的双峰——看似威猛,实则破坏原有气动平衡。洛克希德·马丁工程师曾坦言,单发改双发需重新设计机身结构、燃油系统乃至飞控软件,工程量堪比研制全新机型。特朗普口中“简单升级”的背后,实则是推倒重来的技术豪赌。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番言论恰逢美国六代机F-47(NGAD)项目深陷泥潭之际。波音公司的PPT上虽描绘着“AI协同无人机蜂群”“量子雷达隐身”等科幻场景,但现实是:稀土供应链断裂、熟练工人短缺、试飞原型机至今未见真容。当技术代差优势逐渐消弭,F-55的“政治魔术”或许只是遮掩焦虑的遮羞布。[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