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对基辅的“善意回应”实为心理战教科书。4月30日,普京罕见表态“愿在当前战线停火”,甚至暗示“可暂缓对乌东四州的宪法并入程序”。然而细究条款,俄方所谓“让步”实为巩固既得利益:
克里米亚水道控制权:俄军仍掌控第聂伯河大坝,基辅若断水将导致扎波罗热核电站危机
亚速海航道垄断:马里乌波尔港已改建为俄黑海舰队前沿基地,乌经济命脉遭扼喉
能源勒索筹码:北溪管道虽毁,但俄通过土耳其溪管道仍可掐断欧洲40%天然气供应
更精妙的是,普京将停火与“解除对俄制裁”捆绑,此举既分化欧盟内部主战派(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又为未来重启战争埋下伏笔——一旦西方放松制裁,俄军工厂产能将恢复至战前120%。[page]
四、基辅的「慢性死亡」:政治崩解与民意反噬
泽连斯基的妥协已触发政权合法性危机。乌国家安全局(SBU)内部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逃兵率激增至日均470人,敖德萨、利沃夫等地甚至出现“反征兵委员会”地下组织。更严峻的是,特朗普政府正推动“泽连斯基换和平”计划,要求其以辞职换取美国担保协议——这与其说是保全乌克兰,不如说是为2026年中期选举收割政治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