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雷炸响:69%背后的“政治力学”
4月的基辅春寒料峭,但一则民调却让乌克兰政坛瞬间升温。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泽连斯基以69%的支持率碾压所有潜在对手,较去年12月的52%暴涨17个百分点。若此时举行大选,这位从喜剧演员转型为战时总统的政治人物,几乎锁定胜局。
耐人寻味的是,面对这一结果,华盛顿与莫斯科集体陷入沉默。特朗普团队曾高调宣称“乌克兰需要换人”,普京则暗中布局“合法性陷阱”,试图通过选举削弱泽连斯基的执政根基。然而,民调如同一记重拳,打得美俄措手不及。
数据解剖台:此次民调覆盖乌克兰全境各阶层,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样本可靠性极高。更有趣的是,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在美国施压期间逆势上涨,民众将其视为对抗外部干涉的“民族象征”。这不禁让人想起二战时期的丘吉尔——危机越深,领袖威望反而越固若金汤。[page]
二、美俄战略破产: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政变”
特朗普与普京的乌克兰剧本,原本堪称“天衣无缝”。
华盛顿的算盘:特朗普团队以“支持率低下”为由,施压乌克兰提前选举,试图扶持更听话的代理人上台,推动俄乌停火并攫取乌东稀土资源。美国务院甚至秘密接触乌反对派,被泽连斯基公开斥为“干涉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