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60余架歼-7P和幻影系列。
歼-31的引入将形成“歼-31(隐身)+歼-10C(四代半)+枭龙(低成本多用途)”的三层体系,直接对标中国空军的歼-20/歼-16/歼-10C组合。具体影响包括:
代差压制:歼-31的隐身特性可穿透印度防空网,优先打击预警机、加油机等高价值目标,破坏印度空军的体系作战能力。
战术协同:歼-31与歼-10C的“隐身-非隐身”编队可复制中国“穿透性制空”战术,由歼-31前出引导,歼-10C发射远程导弹。
成本控制:相比印度阵风(单价2.4亿美元),歼-31预计成本更低(约1亿美元),适合巴基斯坦有限军费下的规模化采购。
三、对印度的战略挤压与连锁反应
印度当前空中力量以272架苏-30MKI(无源相控阵雷达)和36架阵风(有源相控阵雷达)为核心,但两者均无法有效对抗隐身战机。歼-31的部署将迫使印度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加速引进F-35:印度长期寻求F-35以填补与中国的代差,但面临两大障碍:
技术控制:F-35的ALIS后勤系统要求实时数据传输,可能损害印度的“战略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