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歼-31的技术定位与性能优势
歼-31(FC-31)是中国沈飞自主研发的第五代中型隐身战斗机,采用双发设计、外倾双垂尾布局,配备DSI进气道、内置弹舱和低可探测性涂层,雷达反射截面积(RCS)显著低于传统四代机。
其技术特点包括:
隐身能力:通过气动外形优化和复合材料应用,隐身性能接近F-35水平,可执行穿透性打击任务。
多任务能力: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和分布式光电系统,可同时追踪多个目标,支持超视距空战和对地/海精确打击。
动力系统:早期使用俄制RD-93发动机,未来可能升级为国产涡扇-19(单台推力110千牛),进一步提升推重比和航程。
武器配置:内埋弹舱可挂载4枚中距空空导弹,外部挂点6个,最大载弹量8吨,兼具隐身模式与非隐身模式作战灵活性。
与中国海军歼-35的关系上,歼-31为空军陆基型,而歼-35针对舰载需求强化了起落架强度、机翼面积和航电系统,两者共享约70%的技术模块。巴基斯坦无需舰载型,因此选择更成熟的歼-31陆基版本,技术风险较低。
二、巴基斯坦空军的战力升级与体系重构
巴基斯坦空军现有主力机型为:
高端:36架歼-10CE(配备PL-15远程导弹,射程145公里);
中端:75架F-16C/D Block 52+和200架“枭龙”Block III(KLJ-7A雷达探测距离17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