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湾硝烟:特朗普极限施压与伊朗的生死博弈

时间:1743561864
来源:

伊朗的克制同样源于战略清醒。尽管其导弹能覆盖中东美军基地,但80万桶的日均石油出口量(制裁下仅存的生命线)根本承受不起全面战争的冲击。因此德黑兰将报复尺度精准控制在“非对称打击”范畴——用代理人袭击美军哨所,用网络战瘫痪沙特油管,既维持斗争姿态,又避免给特朗普全面开战的口实。

正如兰德智库最新兵推所示:美伊若爆发全面冲突,首月就将造成全球油价飙升至300美元/桶,600万难民涌向欧洲,中俄将获得重塑地区秩序的战略窗口——这些连锁反应,正是博弈双方在扣动扳机前必须掂量的达摩克利斯之剑。[page]

结语:新冷战的波斯湾模板

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庄园挥舞着“最后通牒”,哈梅内伊在库姆神学院诵读《战斗篇》经文时,这场博弈早已超越核问题的范畴。它既是单极霸权与地区强权的碰撞,更是旧秩序守护者与新秩序挑战者的终极对决。

笔者曾言:“21世纪的战争,往往在谈判破裂前就已决出胜负。”此刻波斯湾的硝烟,或许正是两种文明逻辑、两套世界秩序激烈摩擦迸发的火光。看官们不妨拭目以待——当伊朗的导弹技术与美国的金融霸权在空中对撞时,究竟会绽放出怎样的历史火花?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