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俄利雅得会谈:一场“没有当事人”的和平预演
2025年2月的美俄利雅得会谈看似达成了“四点共识”:黑海航行安全、能源设施保护、战俘交换、农产品出口解禁等议题均被纳入框架。但这场由美国牵头的谈判暴露了本质矛盾——俄乌双方至今未能直接对话,所有“共识”仅是美俄之间的利益交换。泽连斯基推迟访问沙特、乌克兰明确拒绝领土让步,更凸显了这场“和平预演”的脆弱性。
关键矛盾未解:俄方核心诉求是巩固对乌东四州的“事实控制”,而乌克兰坚持恢复1991年边界。美方虽推动黑海粮食走廊重启,但对领土问题避而不谈,导致协议沦为“技术性调整”。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施压欧洲出兵维和”来甩掉乌克兰包袱,这种“离岸平衡”策略或将加剧欧洲安全裂痕。
二、战场僵持与外交博弈:俄罗斯为何转向中国?
哈尔科夫僵局:俄军在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等地持续施压,但乌军凭借无人机和电子战技术仍守住防线。这种“消耗战”态势使俄方难以快速实现战略突破,而西方军援虽迟滞但未断绝。军事上的胶着迫使俄罗斯寻求外交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