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性层面,苏35的矢量推力引擎与气动设计,使其在近距格斗中可做出“落叶飘”“钟摆机动”等超常规动作,而F-16A/B的早期型号缺乏此类能力。证据显示,即便在东德飞行员驾驶的米格-29与F-16A/B的模拟对抗中,前者也能凭借高爬升率与瞬盘优势占据上风。苏35的机动性更胜米格-29,F-16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page]
二、体系碾压:俄军“天罗地网”下的F-16困局
乌克兰的F-16孤立无援,而俄军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猎杀网络”:
预警体系:A-50预警机与S-400防空雷达组网,可实时监控500公里空域,引导苏35实施“静默猎杀”(即苏35无需开启雷达,仅靠数据链接收目标信息)。反观乌军,既无预警机又无电子战飞机,F-16如同“裸眼盲斗”。
防空陷阱:俄军将S-300/S-400部署于前线,形成“防空走廊”。一旦F-16突入,将面临地空导弹与苏35的“双重绞杀”。2023年俄军击落乌军苏-27、米格-29的战例已证明该体系的致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