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2018年特朗普对华征税时,日韩欧集体反对;2025年关税战升级后,东盟十国连夜开会商讨“去美元化”结算方案。当年马歇尔计划攒下的盟友信用,正被关税大棒砸得粉碎。正如《孙子兵法》所言:“上下同欲者胜”,而今美国商界与白宫的矛盾已摆在明面:华尔街日报头版标题竟是《特朗普正在谋杀自由市场》。
终局推演:经济规律不是真人秀,拒绝“剪辑”的终将是现实
特朗普或许忘了,经济规律不是《学徒》节目,不能靠剪辑制造“逆袭剧本”。当他把GDP数据当收视率炒作时,两个幽灵正在美国上空盘旋:一是企业裁员潮从科技巨头蔓延到零售物流,直接斩断消费基本面;二是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联邦利息支出即将吞噬全年军费。这些硬核数据,可比福克斯的软性采访残酷得多。
中国古人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2025年的关税战却呈现诡异的不对称损耗:美国通胀率每上升1%,中国通过人民币汇率弹性就能对冲0.8%的出口损失;而当西海岸港口集装箱堆积成山时,中欧班列的单月货运量正突破历史峰值。这种此消彼长,让人想起抗美援朝的“磁性战术”——用空间换时间,用韧性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