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铝关税战:欧盟的“双头蛇困境”与中国的战略清醒
深度解析美欧贸易战背后的全球权力博弈
一、特朗普的关税铁幕:欧盟的280亿美元噩梦
2025年3月,当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飞抵华盛顿时,他口袋里揣着的不是谈判筹码,而是一份“止损清单”。特朗普政府的钢铝关税新政,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跨大西洋贸易的主动脉——25%的关税税率、取消所有豁免政策,直接威胁欧盟每年约30亿欧元的钢铝出口。而欧盟委员会内部估算显示,若美方政策全面落地,欧盟年损失将达280亿美元,产业链外逃更可能让欧洲工业“空心化”。
这让人想起2018年特朗普首次挥舞关税大棒时的场景。彼时欧盟以“对等反制”逼退美方攻势,但今天的局势已截然不同:美国不仅将铝关税从10%提升至25%,更彻底撕毁了给欧洲的“豁免特权”。用布鲁塞尔某官员的话说:“特朗普这次是要让欧洲明白,美国优先不是口号,而是行动纲领。”
讽刺的是,欧盟的反击看似强硬,实则充满妥协——原定4月1日启动的第一阶段反制措施(针对80亿欧元美国商品)被推迟至4月中旬。这种“以拖待变”的策略,暴露了冯德莱恩团队的致命弱点:既想维护“战略自主”的脸面,又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心存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