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皮扬斯克血火突围夜,乌军被俄军温压弹洗地

时间:1761710606
来源:

俄军“强击群”(Shock Group)在此发挥极致。每个战术单元约10-15人,混编步兵、工兵、侦察兵与无人机操作手,指挥官兼任通信协调,副手负责爆破指引。战斗工兵使用RPG-7破门器与炸药包爆破墙体,突击组随即突入清剿,占领后即刻构筑防御工事,形成“移动堡垒”。此战术源自斯大林格勒、格罗兹尼、阿勒颇的血火积淀,在巴赫穆特进一步淬炼成熟。

反观乌军,虽依托建筑物实施“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但弹药匮乏致其无法组织持续反击。FPV无人机投弹精度有限,且俄军强击群常以烟幕弹与热诱饵干扰袭击。乌军防御正陷入“慢性失血”困境。[page]

四、战略困局:乌军为何无路可退?

库皮扬斯克之围,折射出乌军整体战略困境。其一,北约军援延迟致前线装备青黄不接,尤其是炮弹与防空系统缺口巨大;其二,兵员枯竭迫使乌军将缺乏训练的新兵投入绞肉战;其三,俄军已掌握战场电磁权,乌军通信指挥频遭干扰。

更深远者,俄军此番攻势意在牵制乌军兵力,为顿巴斯主战场创造窗口。看官若纵观全局便知:乌军若失库皮扬斯克,俄军将直接威胁哈尔科夫 supply line,乌东防线或面临连锁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