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度危机:三权分立体系下的货币战争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行政权试图吞并货币发行权的制度冒险。美联储的特殊性在于其双重属性:既是联邦机构,又是私人银行股东的混合体。12家地区联储银行的存在,构成了独特的制衡网络。但特朗普瞄准的正是这个软肋——通过任命亲信理事逐步控制FOMC投票权。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最新听证会已露出端倪。共和党议员公开施压要求降息,民主党则警告解雇鲍威尔将引发"股市崩溃"。这种党派划线原本不应出现在货币政策讨论中,如今却成为常态。财长耶伦的紧急灭火表态,反而暴露了行政体系内部的分歧。
法律界的沉默更值得警惕。总统究竟有无权力解雇美联储主席?这本该是宪法学者的辩论盛宴,但现在各大法学院却集体失声。或许他们都意识到,这早已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实力的赤裸较量。
四、全球涟漪:非对称冲击下的战略机遇
美元体系的任何裂缝,都会引发全球资本的重新布局。欧盟央行突然放缓降息节奏,日本银行意外调整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甚至瑞士央行都开始增持黄金储备——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实则都在为可能到来的美元危机做预案。
东大这边倒是波澜不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单月处理量再创新高,与民用无人机出口结算的货币多元化形成微妙呼应。那些曾嘲笑"去美元化"是空中楼阁的观察家们,现在不得不重新审视全球货币格局的渐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