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则短讯,掀翻西方军售牌桌
雅加达一声轻描淡写的“歼-10将很快到来”,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的这句表态,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它意味着东南亚第三大经济体,正在用脚投票,将天平衡量从法国的“阵风”挪向了中国的歼-10CE。
三年前,印尼与法国签署那份价值81亿美元、采购42架“阵风”的合同时,西方媒体曾高调宣称这是“民主国家军售联盟的胜利”。然而三年后,这笔被寄予厚望的交易,却在现实与利益的绞杀下摇摇欲坠。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歼-10CE的强势入场。
这不是简单的“货比三家”,而是一场关乎地缘战略、国防经济与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度博弈。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场军售大戏背后的三重棋局。
二、阵风之困:远水难解近渴,天价难承其重
达索公司的“阵风”无疑是款好飞机。印度空军曾称其为“游戏规则改变者”,埃及、卡塔尔等国也争相采购。但问题在于——好飞机,不一定是最合适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