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这句流传千年的养生箴言,道出了中医养生的核心智慧。在中医理论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皆禀于胃。一个人的消化吸收能力,直接决定了气血的充盈与否,进而影响全身机能与寿命长短。可以说,脾胃健康,是决定生命力强弱与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压力大,脾胃问题日益普遍:饭后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面色萎黄、疲倦乏力……这些看似小毛病,实则是脾胃发出的“求救信号”。若长期忽视,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引发慢性病,加速衰老。
一、为什么说“脾胃好,百病少”?
中医认为,人体的“元气”虽源于先天之肾,但必须依靠后天脾胃不断补充营养才能充盛。脾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主运化:将食物转化为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滋养五脏六腑;
主统血:维持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防止出血;
主肌肉四肢:肌肉的丰满与力量,依赖脾胃化生的营养。
👉 脾虚则气血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