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和蛋白尿,到底哪个更可怕?

时间:1753262857
来源:

血尿和蛋白尿,到底哪个更可怕?

其实,两者都不容小觑,但从肾脏病的角度来看,蛋白尿才是真正需要高度重视的“信号”。[page]

肾小球就像人体的“过滤网”,正常情况下,它会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过滤出去,同时保留蛋白质、红细胞等重要物质。当肾小球受损时,蛋白质和红细胞就可能漏出,形成蛋白尿和血尿。

我们来通过几个事实,看看蛋白尿和血尿在肾病中的意义:

1. 单纯血尿未必等于严重肾病

有些患者只有肾性血尿而没有蛋白尿和高血压,常见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或家族性薄基底膜肾病。这两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2. 蛋白尿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

尿蛋白的多少,直接反映了肾小球损伤的程度。一般来说:

尿蛋白定量越大,病情越重;

如果尿蛋白≥3.5g/24小时,就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是否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治疗,也主要依据病理类型和尿蛋白定量来决定。

例如,对于IgA肾病,只要尿蛋白≥1g/24小时,就可以考虑使用激素治疗;而微小病变型肾病则要等到尿蛋白≥3.5g才开始激素治疗。

3. 蛋白尿是肾功能恶化的“罪魁祸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