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步兵在干啥?忙着躲地雷、防冷枪、计算乌军火力点,压根没留意头顶“死神快递” 。即便偶尔发现,步枪、机枪射程够不着,精度也罩不住这小巧目标,榴弹发射器?打蚊子用大炮,纯属浪费 。更绝的是,安德烈藏身之处成了俄军“未解之谜”,精神崩溃的俄军至死不知炮弹从哪来 。这场“无人机外科手术”,把“发现即摧毁”的现代巷战逻辑,演绎得淋漓尽致。[page]
二、“独臂擎天”:无人机撑起的乌军脊梁与致命软肋
安德烈封神,看似个人英雄主义传奇,实则是乌军当下困境的残酷注脚。笔者敢断言:乌军70%-80%的战绩,已系于无人机部队一身 !传统战力?火炮捉襟见肘,步兵伤亡惨重,坦克成了稀有古董。反观俄军,靠着“钢铁洪流”遗产和战时产能,炮弹管够、装甲集群突击仍是王牌。乌军拿什么扛?唯有“空中轻骑兵”——无人机!
从FPV自杀式冲锋炸坦克,到 Mavic 挂弹“点人头”,再到“风暴阴影”隐身导弹斩首俄朝指挥部(参考历史战例),乌军硬生生用“硅基战力”弥补“碳基血肉”的不足。甚至俄军战略轰炸机基地,都曾被廉价无人机突袭得手(历史事件参考)!这“非对称”打法,堪称弱者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