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战封神:印巴空战的“蝴蝶效应”
2025年5月的印巴冲突,注定成为现代空战史的转折点。巴基斯坦空军驾驶歼-10C以一敌多,在克什米尔上空连续击落两架印度“阵风”战机,这场4.5代机间的首次正面交锋,让全球军事观察家瞠目结舌。西方媒体惊呼:“中国战机用实战证明了自己!”
歼-10C的“一战封神”,绝非偶然。其搭载的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配合PL-15超远程空空导弹(射程150-200公里),能在视距外压制对手。而“阵风”引以为傲的“流星”导弹虽射程相当,但在体系化电子对抗中暴露短板——印度飞行员甚至未能锁定歼-10C便被击落。这场胜利不仅验证了歼-10C的硬实力,更揭示了中国军工“体系作战”的软实力:从预警机到数据链,从电子战到导弹协同,一套完整的“中国方案”正悄然成型。[page]
二、性能解析:为何“猛龙”能搅动国际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