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核博弈:一场注定\"离不掉也过不好\"的豪赌

时间:1747714619
来源:

经济领域的博弈同样刀刀见血。当美国财政部宣布封杀伊朗石油出口时,德黑兰转身就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达成人民币结算协议,用"石油人民币"在美元堡垒上凿开缺口。这种"你打你的金融战,我拆我的美元墙"的战术,让特朗普的制裁大棒第一次出现了抡空的尴尬。[page]

四、终局猜想:没有赢家的持久战

当笔者复盘这场世纪博弈时,忽然想起冷战时期的美苏"导弹危机剧本"。但今日的美伊对峙远比当年复杂——特朗普既要维护"美国优先"的面子,又得顾忌中期选举的里子;伊朗既要保住核能力的底牌,又不能真的跨过拥核门槛。这种微妙平衡,注定了双方的博弈将陷入"打不破、谈不拢、离不掉"的莫比乌斯环。

国际社会的调解努力更像是绝望的止血带。欧盟特使穿梭德黑兰与华盛顿的身影,总让人想起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中俄提出的"分阶段解禁"方案,在双方"全有或全无"的要价前沦为外交行为艺术。就连联合国核监督人员的报告,也被双方各取所需地解读成"合规证明"与"违约罪证"。

这场豪赌最终可能催生现代史上最荒诞的结局:美国默许伊朗成为"准核国家",换取其永远不进行核试验的承诺;伊朗则默许美军继续驻扎波斯湾,换取制裁网的局部松动。但看官们切勿忘记,2018年特朗普撕毁协议时埋下的信任毒刺,至今仍在谈判桌下隐隐作痛。或许正如哈梅内伊所说:"与美国人谈判,就像在流沙上建宫殿,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