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铁穹之下:伊朗的"太极铀功"心法
德黑兰的谈判策略堪称现代外交史上的行为艺术。当美国务卿拿着制裁解除时间表要求核查纳坦兹核设施时,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微笑着展开卷轴,上面赫然写着《波斯帝国居鲁士人权宪章》——公元前539年的文物,暗讽美国所谓"人权外交"的双标。这种绵里藏针的战术,在浓缩铀丰度达到90%的"临界威慑"下更显锋芒。
伊朗的底牌在于精准拿捏战争红线。5月19日,革命卫队突然在霍尔木兹海峡试射"波斯湾-2"型反舰导弹,其2000公里的射程刚好覆盖美军第五舰队基地,却又巧妙避开了美国划定的"致命红线"。这种"切香肠"战术让五角大楼的战争推演陷入两难:动手就是打破自己设定的规则,不动手则要看着伊朗核能力日进千里。[page]
三、悬崖华尔兹:谁先眨眼谁出局
这场胆小鬼游戏的惊险程度,从双方在波斯湾的兵力部署可见一斑。美军"福特号"航母战斗群与伊朗快艇狼群最近时仅距700米,这个距离对于超音速反舰导弹而言,不过是3秒钟的死亡倒计时。更微妙的是以色列的动向,内塔尼亚胡4月7日访美时,特意将F-35I战机飞跃伊朗领空的侦察照片作为"伴手礼",却被伊朗用俄制S-400防空系统的锁定警报反将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