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困局:解码默克尔时代德国战略迷航的三重陷阱
2024年底,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以736页回忆录掀起舆论风暴。这位曾执掌欧洲十六载的“铁娘子”对北溪2号的辩护堪称顽固——即便面对《南德意志报》披露的总理府文件铁证,她仍坚称“无可指摘”。然而,当看官们翻开地缘政治的沙盘便会发现,这条横亘波罗的海的能源动脉,早已成为德国战略自欺的活体标本。默克尔犯下的三大结构性错误,不仅撕裂欧洲能源安全网,更暴露出后冷战时代德国精英阶层的认知坍塌。
“俄罗斯天然气物美价廉,何错之有?”默克尔在回忆录中的辩解,完美复刻了德国政商精英的集体幻觉。她将北溪2号包装成纯粹的经济项目,坚信“经济利益能约束普京的扩张野心”。这种思维定式源自冷战时期的特殊经验:即便在柏林墙危机最严峻的时刻,苏联对西德的天然气供应从未中断。
但历史经验主义在此犯下致命错误。当默克尔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仍力推北溪2号时,德国企业界以“保障50%天然气供应”为由疯狂游说,却选择性忽略俄气巨头Gazprom早已沦为普京政权的提款机。更讽刺的是,北溪2号的商业逻辑本身充满漏洞:俄罗斯储蓄银行2018年内部报告显示,该项目年均亏损高达7.6亿欧元,其存在价值纯粹是“在地缘棋盘上楔入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