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握4大杀手锏,美国为何痛到主动求和?

时间:1744808567
来源:

美债与金融杠杆

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债是重要战略工具。若中方抛售美债,可能引发美元贬值、美债收益率飙升,进而抬高美国进口成本并冲击金融市场。研究机构预测,中国未来将持续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削弱美元资产的主导地位。

经济体制的弹性

中国的国家体制在应对危机时更具行动力,例如通过“双循环”战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而美国消费者对关税的敏感性和选举压力,削弱了特朗普的谈判立场。

三、美国的脆弱性暴露

关税的自我伤害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其本土企业(如苹果公司)承受高额成本,迫使特朗普对科技产品实施临时豁免。彭博社指出,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受损可能转化为政治压力,限制特朗普的政策空间。

宏观经济冲击

研究显示,若美国对华加征60%关税,其GDP可能下降1.1%,矿业和农业衰退幅度达1.5%。而中国通过市场多元化与内需驱动,缓冲了外部冲击。

四、当前局势:美国寻求重返谈判

多家外媒观察到,美国当前的“痛感”更强烈。中国在关税反制中立场坚定,未因美方施压妥协,而美国企业界和消费者对关税的承受力已达临界点。凯投宏观经济学家指出,市场反应表明美国正急于回到谈判桌。

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高。中国通过出口多元化、关键资源控制、金融杠杆和制度弹性,构建了多维度反制能力;而美国在供应链替代、消费者承受力和政治博弈中处于劣势。尽管双方经济高度相互依存,但中国的战略主动性和反制工具使其在贸易战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