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历史轮回:从“斯穆特陷阱”到“北京共识”
翻开世界经济史,1930年的关税战让美国霸权推迟了15年;1980年代对日贸易战,虽迫使东芝交出半导体王冠,却催生了台积电和三星的崛起。今天的剧本里,特朗普挥舞的“对等关税”,恰似当年《广场协议》的镜像——只不过这次,中国拒绝成为第二个日本。
“他们犯了三个致命误判!”布鲁金斯学会专家一针见血:
误判中国韧性:当美国通胀因关税飙至6.2%时,中国CPI稳定在2.1%,14亿人的市场缓冲器轻松化解外部冲击。
误判盟友忠诚:欧盟宁可承受20%关税反击,也要抢搭RCEP快车;东盟十国集体宣布“本币结算同盟”。
误判时代潮流: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的赛道上,中国已拿下5G标准、光伏产能(占全球80%)、电动汽车(全球销量占比60%)三座灯塔。
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关税本身。它是旧霸权对新兴秩序的绝望反扑,是陆权文明对海权体系的降维重构,更是“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的终极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