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该协议脆弱性显著——乌军仍保留对刻赤海峡的导弹威慑,而俄黑海舰队60%舰艇已前出至加勒比海,形成“跨洋制衡”态势。
七、未来推演:三种可能的终局场景
“朝鲜半岛模式” (概率45%):沿接触线设立非军事区,四州事实独立但法理未定,形成长期冻结冲突。
“阿富汗陷阱” (概率30%):乌克兰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俄军陷入治安战泥潭。
“古巴导弹危机2.0” (概率25%):北约误判形势介入冲突,引发战术核武器使用。
当前最可能的路径,是特朗普在2025年6月G7峰会前推动“四州公投+逐步撤军”的一揽子方案,但这需要普京在能源价格上对欧洲做出让步。
结语:沉默背后的惊雷
普京的克制,恰似暴风雨前的宁静。俄军已在摩尔曼斯克部署“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北约卫星侦测到加里宁格勒战术核武器警戒等级提升至DEFCON-2
。这场博弈的终极答案或许如《孙子兵法》所言:“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当战场优势无法转化为政治成果时,战略忍耐的尽头,或许是更危险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