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有必要更新对生命的理解,将其界定为:“生命是通过获取外界物质能量,能动地进行活动的自我调节系统。”这种定义不仅涵盖了已知的生命形式,也区分了由人类提供能源运转的机器。“能动地”强调了生命体本能和自觉的行为,如最简单的细菌也能通过多种方式与环境互动,包括攻击或自卫、接近或逃避外部刺激等复杂功能。[page]
地外生命的形态与智能
如果地外生命确实存在,它们的形态特征很可能与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大相径庭。虽然我们关注的重点通常是其智能程度,但低等生命由于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强,存活率高,无论是地球上还是宇宙其他地方都更为普遍。低等生命不仅是高等生命形成的基础,也是其生存依赖的前提条件。例如,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从38亿年前的原始有机体进化而来,通过相互依存、竞争等活动保证个体的生存与发展。
科学家们通常将宇宙间的生命划分为三个等级:高于人类智慧的生命、等同于人类智慧的生命以及低于人类智慧的生命。目前来看,高于或等同于人类智慧的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较小。即便如此,那些低于人类智慧的生命,尽管无法主动与地球建立联系,但它们在宇宙中存在的可能性和数量都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