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师范类院校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生命教育课程,培养具有生命教育理念、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未来教师。”赵丹妮说,相关部门还可以在有生命教育研究基础的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在各类培训中嵌入生命教育模块。中小学校可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实践交流等形式加强教师培训,让他们掌握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在赵丹妮看来,社会各界也应营造重视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公益组织等形式,向公众传播生命教育的理念。相关部门还可以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命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和价值。
杨和娅认为,相关部门应鼓励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建立成效评价机制。“学校可以设计‘生命成长档案袋’,收录学生的助人记录、情绪管理日志等,期末以‘生命之星’徽章代替传统评语。”她说。
刘慧等人说,相关部门和学校还要加强对家长的生命教育,促进家校社实现良好协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孩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赵丹妮说。
(图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