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部彩超(肝、胆、胰、脾、肾)
筛查脂肪肝、胆结石、肾囊肿、胰腺异常等常见问题,无创、安全、性价比高。
2.心脏检查
心电图:初筛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心脏彩超:评估心脏结构、瓣膜功能及心功能;
若合并高血压、胸闷等症状,可加做动态心电图或冠脉CTA。
3.胸部检查
普通人群:可选低剂量肺部CT(优于胸片),尤其适合有吸烟史、长期接触油烟或家族肺癌史者;
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肺部CT,早筛肺癌。
4.头颅检查(必要时)
如有头晕、记忆力下降、肢体麻木,可考虑头颅CT或MRI,排查脑梗、脑萎缩等问题。
三、癌症早筛:50岁后不可忽视的“生命防线”
随着年龄增长,肿瘤风险显著上升。以下筛查尤为重要:
胃肠镜检查:
50岁起建议做一次胃镜+肠镜,尤其有胃痛、反酸、便秘/腹泻交替、便血、家族史者。肠镜还能直接切除息肉,预防肠癌。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AFP、CEA、CA19-9、PSA、CA125等):
虽不能单独确诊癌症,但可作为辅助筛查手段,结合影像学更有价值。(本文由AI辅助生成)[page]
女性专项:
乳腺彩超/钼靶(每年一次,40岁起更应重视);
宫颈TCT+HPV检测(即使已绝经,仍需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