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平方案要完?莫斯科为何说“不具建设性”

时间:1764043820
来源:

二、方案裂痕:欧洲的“理想主义”与俄美的“现实主义”

欧洲方案与美国28点计划的分歧,本质是两种安全哲学的碰撞。

军控红线:欧洲坚持1991年边界原则,而美国28点计划默许俄保留克里米亚,仅要求俄军撤回2月24日前位置。

战力保留:欧洲删除乌军规模上限,美国则暗中接受乌东现状。这种“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的撕裂,使欧洲方案沦为“各方都不满意的中间产物”。

笔者曾多次分析,大国博弈中,军控条款是和平协议的骨架。欧洲草案抽掉骨架,却想用经济援助充填血肉——这种“道义正确性”与“现实筹码”的错位,注定无法打动莫斯科。

历史教训在此刻回响:2015年明斯克协议执行期间,欧洲斡旋的失效记忆犹新;2023年土耳其调解换俘成功,反衬欧洲在安全担保领域的弱势。俄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的论断残酷而真实:“欧洲既无军事威慑力,又缺乏经济筹码,其方案自然缺乏执行力。”(本文由AI辅助生成)[page]

三、阿拉斯加共识:俄美“大国直连”的潜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