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卢甘斯克战火再起,一场持续整整24小时的激战,让这个地区剩余的40平方公里控制区岌岌可危。据前线消息,俄军以雷霆之势夺取了一个关键村落,这不仅是一次战术胜利,更可能成为扭转战局的转折点。笔者将以专业视角,为看官剖析这场战斗的细节与影响。

战斗始于一片浓雾笼罩的清晨,俄军以不间断的攻势向卢甘斯克西部一处战略村庄发起突击。在24小时的鏖战中,俄军不仅成功占领了村中心交叉路口,更几乎全歼了乌军一个整营编制。要知道,在长期消耗战下,乌军部队普遍不满员,225名士兵已相当于一个营的作战单位。这一损失对乌军防线而言,无异于一道难以愈合的裂痕。战果统计显示,俄军在人员歼灭上极为高效——平均每小时杀伤9名乌军士兵,这种节奏在现代战争中实属罕见,反映出俄军火力密度与精准度的显著提升。[page]
装备摧毁清单同样触目惊心:1辆坦克、1辆装甲车、2门火炮、19辆汽车在俄军猛攻下化为废铁。坦克与装甲车是乌军地面突击的骨干,火炮承担远程压制任务,而汽车车队则是机动与补给的生命线。此外,俄军还精准摧毁了1部RADAR RPS-42雷达站、4套电子战设备、4个弹药库和2个物资仓库。雷达与电子战装备的损失,使乌军战场感知能力大幅削弱;弹药与物资仓库的炸毁,则直接切断了其持续作战的根基。笔者看来,这类“体系破击”打法,正是俄军近年作战思想的精髓——不再满足于占领土地,而是通过摧毁支撑体系,迫使对手陷入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