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合作“去单一化”
印尼并未将反舰导弹寄托于东大的CM-302,反而与土耳其深化合作:不仅引进“阿特玛卡”(Atmaca)反舰导弹,更计划建立本土生产线;同时与印度推进“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谈判——这些动作明显指向“技术转移+多源供应”的组合策略。
空军“双线并进”
即便歼-10最终落地,也不会取代已签约的42架法国“阵风”。印尼空军更可能形成“阵风(重型)+歼-10(中型)”的互补格局,而非单一依赖东大体系。此外,与美国F-15EX的谈判仍在进行,凸显其“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采购哲学。(本文由AI辅助生成)[page]
三、成“第二个巴基斯坦”?四大现实门槛难跨越
巴基斯坦与东大的防务合作是深度绑定的“体系闭环”:从预警机、数据链到弹药补给全流程整合。而印尼若想效仿此模式,需跨越四道鸿沟:
装备体系兼容性挑战
印尼现役装备来源庞杂:法制“阵风”、美制F-16、俄制苏霍伊、英制“鹰”式教练机、意制PPA舰、土耳其导弹……若再加入东大歼-10、护卫舰、潜艇与导弹,指挥控制、后勤维护与弹药供应链的复杂度将呈指数级上升。整合成本与风险绝非印尼军方可轻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