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背靠背震撼全球!拉夫罗夫粉碎西方离间计

时间:1760970149
来源:

二、中俄关系的法律基石:条约背后的军事同盟影子

中俄关系之所以能经受住国际风云考验,离不开那纸《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份文件看似平淡,实则暗藏玄机。它明确规定双方“在遭受威胁时可进行磋商”,这在外交语言中近乎于军事互助的隐晦表达。从历史来看,2001年签署该条约时,中俄还处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初级阶段,但随后的二十年里,两国关系不断升级,从联合军演到武器贸易,从能源合作到太空探索,几乎涵盖了所有关键领域。2021年的自动延长,更是一次无声的宣誓——中俄关系已进入“自动驾驶”模式,无需外部干预便能自我巩固。

作为军事爱好者,我不得不强调,这条约的军事意义远超外交范畴。它类似于一个“准同盟”框架,尽管双方官方强调“不结盟”,但在实战中,中俄在叙利亚、中亚等地区的协同行动,已显示出高度的军事默契。例如,近年来中俄联合举行的“海上联合”和“航空飞镖”等演习,不仅规模扩大,还涉及反导、反潜等敏感领域。这背后是两国对共同威胁的认知: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和北约东扩,对中俄构成了双重压力。拉夫罗夫在声明中特意提到“巩固国防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绝非空话。在经济层面,中俄贸易额在2023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能源合作如西伯利亚力量管道项目,更让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找到了生存空间。法律条约加上实际利益,构筑了一道西方难以攻破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