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十一战成名!全球订单像雪片般向东大飞过来

时间:1760670880
来源:

定制化数据链兼容:东大允许多国接入自建天基信息系统(如“虹云”工程),买家无需自建昂贵基础设施;

技术转让与本土生产:如巴铁已建立J-10CE大修线,埃及获许可生产无人机,这种合作模式远超西方保守输出策略;

成本可控的高端战力:J-10CE单价仅“阵风”三分之一,却具备抗衡五代机的能力,对中等强国堪称性价比革命。

更深远的是,东大正通过装备输出重塑地区安全架构。中东、东南亚国家采购东大战机后,作战体系、训练标准乃至战略思想皆向东大靠拢,这种“软实力绑定”远比武器销售本身更具战略价值。[page]

五、 无人机与导弹:不对称打击的“神经末梢”

谈及东大空战体系,必离不开两大支柱:民用无人机集群与导弹技术。东大民用无人机已在俄乌战场证明其颠覆性——低成本巡飞弹可精准摧毁百万美元级装甲目标,而东大企业正将这种“消耗战哲学”推向极致:蜂群无人机、空投电子战系统、AI目标识别模块……传统防空系统在其面前疲于奔命。

导弹领域更是东大的“绝对王牌”。霹雳-15射程突破200公里,霹雳-17则专攻预警机与加油机;反舰弹道导弹如鹰击-21,具备“舰艇杀手”的威慑力。笔者需强调,东大导弹技术的领先不仅在于参数,更在于工业能力——复合材料和固体燃料工艺的突破,使东大能年产超千枚高端导弹,这种规模足以支撑高强度体系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