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一过百草枯”,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标志着秋将尽、冬将至,天气由凉转寒,昼夜温差加大,地面上开始出现白霜,万物进入“收敛闭藏”的最后阶段。
此时养生,不可再如初秋般一味“清补”,也不宜过早“大补”,而应遵循“补脾益胃、润肺防燥、收敛阳气”三大原则,为冬季的“藏”打下坚实基础。
一、霜降三防:防寒、防燥、防郁
防寒:护好“三暖”
霜降后寒气渐重,尤其要保护人体三大脆弱部位:
脚暖:寒从脚起,建议穿厚袜、避免赤脚,睡前可用温水泡脚(可加艾叶或生姜),引火归元;
腹暖:脾胃喜暖恶寒,穿衣不宜露脐,女性尤其要护好小腹;
背暖:背部为阳经所过,可穿背心或夹衣,预防风寒侵袭。
防燥:润肺止咳正当时
虽已深秋,但“燥”邪未退,常表现为皮肤干燥、口鼻干涩、干咳少痰。此时应继续“润燥”,但宜偏温润,避免过于寒凉。(本文由AI辅助生成)[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