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技术认可度跨越临界点。歼-10CE作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代半战机,已出口至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并在巴印边境冲突中验证了实战能力。其数据链系统兼容东大“北斗”导航体系,对于同样使用东大预警机、雷达系统的印尼而言,整合成本远低于西方装备。
其二,政治风险的规避艺术。美制装备常附带政治条款(如使用范围限制、定期审查等),而东大坚持“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军贸原则,给予接收国更大自主权。印尼作为不结盟运动领袖国,对此尤为看重。
其三,产业链捆绑的战略纵深。印尼正与东大合作建设“区域航空维修中心”,未来可能涉及战机大修、零部件本土化生产甚至无人机联合研发。这种“技术转移+本地化”模式,远比单纯购买武器更具长期吸引力。(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无人战场的“蝴蝶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此次采购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印尼海军已引进东大舰载反舰导弹,陆军则批量列装东大反无人机系统。更值得玩味的是,印尼特种部队近期频繁使用东大民用无人机执行边境巡逻与反恐任务——这类低成本、高效益的装备扩散,正在悄然重塑区域安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