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账面数据看,俄罗斯似乎占优:
军队规模更大
核武器威慑
能源、粮食自给自足
但细看宏观经济与战争成本,完全是另一回事:
军费开支已占GDP 6%以上,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投入战争,这是苏联阿富汗战争时期的水平。
士兵阵亡人数超10万(据西方估算),征兵年龄不断上调,人口结构压力巨大。
技术装备严重依赖苏联库存,自产能力受制裁制约,连伊斯坎德尔导弹都开始拆解旧弹补货。
反观西方:
欧盟总GDP约18万亿美元,目前援乌金额仅占GDP的0.2%~0.3%
美国军费中乌克兰援助占比不到5%
德国、波兰、英国等国仍在稳步提升军工产能
换句话说:西方是在用“零花钱”级别的投入,消耗俄罗斯的国本。
四、欧盟的“东方哨兵”:一场悄悄开始的长期对峙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多次强调:“欧盟将是乌克兰的长期后盾。”
这句话不是口号,而是战略。
除了经济援助,欧盟正在做三件事:
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谈判进程(已开启)
建立“乌克兰防卫基金”(长期资金池)
联合军演与情报共享机制(“东方哨兵”行动)
这些举措意味着:西方正在为“长期消耗俄罗斯”做制度性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