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蔬果,少吃红肉,做一名“杂食动物”,才是科学养生之道。[page]
二、喝水要主动,别等口渴才想起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含水量超过50%。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有助于代谢废物、维持体温、促进肠道蠕动。
注意: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那时身体已经轻度脱水;
茶、咖啡、饮料不能代替白开水;
喝茶宜淡不宜浓,避免刺激肠胃和神经。
三、戒烟限酒,保护内脏健康
吸烟=慢性自杀
吸烟不仅伤害肺部,还会引发气管炎、肺心病,最终可能导致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戒烟越早越好,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家人的关爱。
醉酒=一次急性肝炎
酒精90%以上需通过肝脏代谢,醉酒一次,相当于一次急性肝损伤。尤其是节日期间,更要控制饮酒量,做到“酒不过量、醉不上头”。
四、情绪稳定,百病不侵
《黄帝内经》有云:“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情绪失控不仅影响心理状态,更会直接损害身体健康。
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不被愤怒、焦虑、抑郁所左右;
多微笑、多交流、多放松;
保持心态平和,身心自然安康。
五、走路是最简单有效的锻炼方式
“人死在嘴上,病出在腿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慢性病,都与久坐不动密切相关。[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