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误解的“防空筛子”:俄军机场为何三年不挪窝?
当乌军无人机深入俄领土1000公里轰炸恩格斯基地时,有人戏称俄式防空系统成了“筛子界的劳斯莱斯”。但翻开地图看,距离前线仅700公里的恩格斯基地始终驻扎着图-95MS和图-160战略轰炸机——这些价值数亿美元的“空中巨兽”若真暴露在防空漏洞中,毛熊早该把它们撤到西伯利亚腹地了。
数据说话:苏-34战斗轰炸机正常作战半径1000公里,图-95MS更达5000公里,但俄空天军三年来始终让它们驻扎在“匕首射程内”。这背后的底气,正是由S-400和铠甲-S1编织的防空铁网——2023年8月乌军无人机突袭恩格斯基地时,铠甲-S1的30毫米速射炮每分钟倾泻5000发炮弹,硬生生在低空撕出火网。
悬念揭秘:俄式防空的精髓不在“滴水不漏”,而在“重点设防”。正如以色列铁穹系统面对胡塞无人机照样破防,现代战争中没有绝对安全的防空圈。俄军的智慧在于:用最低成本实现关键节点防护,让对手的突防代价高到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