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苏联人口开始大规模增长,并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农村种粮的人在减少,粮食产量低下,而全国吃粮的人口在增多,时间长了肯定就要出问题。
赫鲁晓夫与其家人,曾经长期在苏联的农场里工作,因此他比别人更早意识到这个关于农业经济的问题。
于是当赫鲁晓夫做到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后,为了刺激生产,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农业经济管理的部分权力下放到“集体农庄”。
原来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农民们要种什么庄稼,本来应该是按国家统一的计划进行,赫鲁晓夫改革后,苏联农民就可以不按计划,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国家还会给农民们减税,同时鼓励他们进行生产竞争。
另外,赫鲁晓夫对经济管理的方式进行了改革。苏共二十大以前,苏联全国的经济是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管理的。
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国土面积太大,由中央去主管地方经济总会有“鞭长莫及”的时候,再加上原来的中央机关里面存在很多官僚,容易滋生腐败。
于是赫鲁晓夫异想天开地把当时的苏联,划分成了一百〇五个经济行政区,每一个区再设一个“国民经济委员会”。
这样一来,每一个地区农民们长期和短期的种植计划,都是由他们本地区的这个“经济委员会”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