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充满美国特色的八股文中,笔者可以清晰地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根据美国方面的统计和估算,中国歼-20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00架,平均3天就能生产一架。此前有各种小道消息提到,歼-20的多条脉动生产线逐步进入高速生产阶段,但一直没有得到官方认可,而来自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更高的可信度。
这也从国内的相关报道中得到印证——去年10月10日《中国军号》一篇报道明确提到,歼-20的生产数量太多,导致飞行员不够用,连二代机飞行员换装都直接上歼-20。这背后藏不住的凡尔赛实在让人心旷神怡。
不要小看年产量100架隐形战斗机所带来的威慑——同为强调制空的重型隐形战斗机,F-22总共才生产了187架,其中高峰期的年产量只有约20架。F-35最初设想的最高年产量为200架,但实际最多只能达到每年150架左右,其中很多还是美国盟友的份额。也就是说,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每年所能获得的F-35系列战斗机全部加在一起,也赶不上性能更先进、作战能力更强的中国歼-20战斗机的产量。
直白地说,中美隐形战斗机的规模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更糟糕的结论来自第二点。吉姆·泰克莱特承认,虽然2021年和2022年交付了约150架F-35,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的交付速度遭遇了严重下滑——分别只有110架和98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F-35迟迟无法完成TR3升级有关——只有完成了TR3升级后,美军期待的F-35完整形态,即可以携带各种升级版武器和电子战能力的F-35 Block 4批次才能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