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警报拉响:欧洲火药桶已上膛,三战来临?

时间:1743652439
来源:

二、乌克兰棋盘下的暗线:军工复合体的狂欢盛宴

细心的看官应该注意到,就在俄军突破阿夫杰耶夫卡防线的同一天,雷神公司股价暴涨7.2%,洛马公司获得五角大楼追加的47亿美元军火订单。这绝非巧合,而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百年运作的经典剧本:用东欧流血的伤口,浇灌华尔街的资本之花。

更值得玩味的是克里姆林宫的态度。当普京在瓦尔代会议上轻抚核公文包时,西伯利亚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正在模拟发射程序。这种「以核养战」的诡异逻辑,实则暴露出俄罗斯常规军力的致命短板——开战初期势如破竹的钢铁洪流,如今竟被乌军老旧的「海王星」反舰导弹逼得后撤。

三、全球核扩散的多米诺骨牌

中东上空飘散的硝烟,此刻正与东欧战火产生致命共振。胡塞武装在红海三线作战的疯狂背后,是伊朗浓缩铀丰度突破60%的「核暗示」;以色列总理视察「杰里科-3」导弹基地的画面,则让德黑兰的离心机转速再快三分。就连日本防卫省最新《白皮书》都开始讨论「核共享」可行性——这个二战核爆受害国,竟在78年后动了拥核念头!

最令笔者脊背发凉的,是核武库管理体系的崩解。美俄核武专家已有18个月未进行数据互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了摆设。当莫斯科宣称「战术核武器不属于战略武器范畴」时,华盛顿反手就给B61-12智能核弹贴上「低当量清洁武器」标签。这种「灵活定义」的核游戏规则,比当年古巴导弹危机时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眼神交流」危险百倍。[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