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获“史诗级加强”,面对歼20不再被动挨打

时间:1738420963
来源:

其次就是亚太的空战环境相比西欧有很大区别,双方机群都是从相隔上千公里的机场起飞然后交战,广阔的空战区域在双方接战前,态势都很明朗,不像西欧那样犬牙交错,一架隐身战机在这片广阔空域内肆无忌惮的开启大功率雷达,很容易被对方通过技术手段定位。

因此在亚太地区,战斗机尤其是隐身战机,都要采取严格的电磁管制措施,雷达只有开始接敌交战的时候才开启,这就让主要依赖雷达来获取战场信息的F-22极为不适应。F-22的设计初衷是用来在战场上猎杀苏联的第四代战斗机,扮演的是“猎手”,至于对付苏联第五代战斗机这件事,交给美国的第六代战斗机就行了,毕竟YF-22首次试飞的时候,苏联的苏-27才刚刚服役没几年,美国能够在战场上打苏联战机一个代差。

由于F-22的核心数据总线和处理器基于上世纪90年代技术,信息容量和速率都已经过时,因此缺乏足够的软硬件来支持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而同为五代机的F-35和歼-20,则已经普及了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作为在雷达关闭后继续搜索目标的设备,由于是被动的追踪目标的光学与红外信号,因此使用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的时候,不用担心被敌方追踪到,是战场上“低调杀敌”的利器。